JMN.ai
  • AI TOOLS

    Emily López’s Artworks Are An Acid Colour Trip

    Striking Wildlife Paintings by Dimitri Sirenko

    • Business Plans
    • Digital
  • CERTIFICATIONS
  • EVENTS
  • NEWS
  • INTERVIEW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JMN.ai
  • AI TOOLS

    Emily López’s Artworks Are An Acid Colour Trip

    Striking Wildlife Paintings by Dimitri Sirenko

    • Business Plans
    • Digital
  • CERTIFICATIONS
  • EVENTS
  • NEWS
  • INTERVIEW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JMN.ai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Uncategorized

【李叫兽】选择品牌人格的基本款方法

jmnadmin by jmnadmin
February 16, 2025
in Uncategorized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Related Post

[Li Jiaoshou] Why Does Marketing Feel Harder Now?

March 9, 2025

【2016-09-27】【李叫兽】买不起流量,但你做得起创新

March 9, 2025

【2016-12-29】【李叫兽】下一站,让中国营销人更懂消费者

March 9, 2025

历史数据如何扭曲了你的判断

February 16, 2025

上周发了文章:
【李叫兽】品牌有哪些基本款性格
有读者问:那我作为一个企业,面对这么多人格,怎么选呢?难道通过拍脑袋?
当然不是,李叫兽一直倡导“营销不能靠拍脑袋”,所以这一期就讲讲“选择并塑造品牌人格的基本款方法”。
品牌有哪些基本款人格?
上周讲了:
真诚sincerity:务实的、诚实的、健康的、愉悦的(比如佳能、农夫山泉)
刺激excitement:大胆的、活泼的、有想象力的、现代感的(比如杜蕾斯、小米)
能力competence:可靠的、聪明的、成功的、负责任的(比如微软、本田)
精致sophistication :高贵的、迷人的、精致的、平和的(比如香奈儿、无印良品)
强韧ruggedness :户外的,强壮(比如路虎、万宝路)
这么多人格,具体怎么选?我如何决定我要塑造什么形象?
关于人格形象定位,众说纷纭,但其实主要考虑3个因素:
1,消费者的人格;
2,产品扮演的角色;
3,竞争对手的形象。
1消费者的人格为什么很多品牌进行人格化的塑造?
因为消费者经常通过使用产品,来寻求人格的一致性。
如果我想去“野”,是一个渴望力量和自由的人,可能会买路虎。
如果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尊贵稳重的人,可能会去买辆奔驰。
总之,产品是一个标签,它经常向别人表达“我是谁”,同时也不断告诉我自己“我是谁”。
之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一群女人分发一些名牌包包,告诉她们这是高仿假货,让她们拿着去商场走一圈。
接着再让她们做智力题测试,结果发现:她们作弊的比例大大增加。
拿着“高仿包包”给这些人造成了一个潜意识心理印象,让她们感觉自己更像一个虚伪的人,从而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自动降低了道德要求,增加了作弊。
“反正我是一个虚伪的人。”
这些影响都发生在潜意识层面,人不可能直接感知到我们每天用的产品、选择的服务,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或性格追求。
所以,作为消费者,如果能主动选择,我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和自己“人格形象”一致的产品。
作为营销人员,首要考虑的就是:
你的产品人格和目标消费者的人格是否一致。
人的人格主要有两种:理想人格(我们想成为的人)和现实人格(我们现在是什么人)。
而产品人格塑造,要不就是跟目标消费者的理想人格一样,要不就是跟他们的现实人格一样。
一般来说:如果是公开使用的产品(比如衣服),往往是把品牌塑造成消费者的理想人格(这个时候消费者通过产品向外界展示形象);如果是自己使用的产品(比如床单),往往是把品牌塑造成消费者的现实人格(这个时候消费者主要通过产品向自己展示形象)。
比如对很多人来说,手机是一种需要公开使用并且展示个人形象的产品,就经常有手机厂商塑造“理想人格”。
初期的小米手机主打“性价比”,消费者的现实人格应该是:精打细算的、务实的人。
而如果直接这样塑造品牌人格,可能会引来负面象征小米,丝采用的手机。
所以小米塑造的人格是这部分消费者的“理想人格”发烧友。并且说“为发烧而生”我用小米手机,并不是因为我没钱买更贵的手机,而是因为我是发烧友。
再比如之前苹果塑造过“Think different”(与众不同)的形象,而它的消费者现实人格可能并不是这样(与众不同的是少数人)。苹果当时塑造的,其实是它主要消费者的理想人格。
而对于很多非公开使用的产品,则更加倾向于使用主要消费者的现实人格。
比如很多洗发水倡导“天然、健康”,这是它们用户在考虑洗发水时,本来就会展现的人格。
总之,选择品牌人格,你需要考虑:
我的主要消费者人格是什么?我要把品牌塑造成他们的理想人格,还是现实人格?
2产品扮演的角色所有的品牌人格,最终会体现在“品牌故事”中,所以塑造品牌人格,需要依据你的品牌故事。
什么是品牌故事?
众多说法五花八门,而我认为,所谓品牌故事就是:
你的产品在什么故事情节下,扮演什么角色。
比如红星二锅头酒,典型的品牌故事是这样:
两个一起奋斗了几十年的哥们(当年可能一起在大钢铁企业中挥洒青春、为祖国炼钢),在酒桌上用红星二锅头酒来回忆青春。
然后在这个故事中,红星二锅头酒,扮演了“关系的协调者”的角色,是两个哥们相互之间互动的焦点。
自然,在这个故事中,品牌就需要有“刚烈”“酣畅”“有力”这样的“强韧型”人格。
那么,如何构建你的品牌故事,让你的品牌有明确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寻找:你的产品,能够在消费者的什么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
这是一些角色举例:
比如有些产品在品牌故事中扮演“关系的替代者”的角色,去替代本来已经存在的某种关系,成为你的陪伴。
在Kindle电子书的很多广告中,Kindle扮演的就是“关系替代者”的角色,故事中本来至少应该有2个主人公并且发生关系。而Kindle替代了其中一个主人公并不是你跟一个朋友玩耍,而是Kindle陪你看书思考。
再比如很多轿车的品牌故事中,就是一个人开着车在郊外驰骋,而这时候汽车的扮演的角色就是“关系的替代者”是汽车陪你驰骋,而不是另一个主人公。
(注:有的产品根据企业定位不同,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比如有的品牌把汽车定成了“自尊的鼓励者”,有的定位成了“关系的替代者”。比如很多服装品牌扮演“鼓励自尊”的角色,而NIKE则扮演“成功的助力者”。)
总之,任何的品牌性格不能凭空存在,它往往附着于一个具体的故事中,并且在这个品牌故事中扮演它应该扮演的角色。
而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产品没有扮演合适的角色,就会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比如之前看到一个智能热水器的文案,讲到一个“为梦想闪耀”。
这就是一个不合适的品牌故事,也是一个不合适的品牌人格。
在这个品牌故事中,热水器扮演的角色是“追求梦想的助力者”,并且塑造了“有想象力的、与众不同”的品牌人格,。而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并不认为热水器可以扮演这么大的角色。
“我只想买个热水器,洗澡的时候更舒服一点。而如果连洗澡的时候都要追求梦想,你累不累?”
3竞争对手选择并塑造品牌人格,需要考虑你的消费者他们的理想自我是什么?现实自我是什么?
需要考虑你产品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在我的品牌故事中,我的产品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对应什么人格?
除此之外,还需要像一切营销手段一样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
“如果你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在扎堆似的塑造一个人格,不如换一个。”
比如豆腐给人的印象就是“女性化、柔弱”,而日本有家很火的豆腐店却反其道而行之,叫做“男前豆腐店”,塑造一种阳刚、力量的形象,同大众的对豆腐行业的固有印象形成反差,从而成功塑造深刻印象。
几乎所有的运动品牌都体现“刺激型人格”(倡导个人奋斗、挑战自我等),比如Adidas“没有不可能”,NIKE的“Just do it”,甚至国内品牌的“Keep moving”等。
但美国运动品牌UA却塑造“能力型人格”,体现“智能的、富有技术的、团队协作”的形象,就连广告中也是多人为主:
巧妙避开竞争对手扎堆的品牌人格,从而塑造记忆这就跟你对人的记忆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班级里都是学霸,你更能记住某个特征鲜明的学渣。
如果一个班级里都是学渣,你更能记住勤奋努力的学霸。
所以,选择、塑造品牌人格时,你需要问自己:在我的可选人格中,有哪些是被竞争对手扎堆的?有哪些是我可以选择性突破的?
再比如说到银行,大多人都第一反应都会选择“能力/称职”这个品牌人格属性,但是这样的人格也给人一种“死板、缺乏活力和变化”的感觉(任何性格都有正面和负面)。
所以招商银行寻求突破,喊出口号“因您而变”,避免死板、教条的银行形象,甚至主打的形象都是“向日葵”(可以跟着太阳变)。
结语:
品牌有人格,但品牌人格塑造不能靠拍脑袋,需要综合考虑你的消费者性格(理想自我VS现实自我)、产品扮演的角色(品牌故事)和竞争对手的选择。

Donation

Buy author a coffee

Donate
jmnadmin

jmnadmin

Related Posts

Uncategorized

[Li Jiaoshou] Why Does Marketing Feel Harder Now?

by jmnadmin
March 9, 2025

【2016-09-27】【李叫兽】买不起流量,但你做得起创新

by jmnadmin
March 9, 2025

【2016-12-29】【李叫兽】下一站,让中国营销人更懂消费者

by jmnadmin
March 9, 2025
Next Post

李叫兽招人:一个不做PPT的咨询公司,招募互联网营销人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onation

Buy author a coffee

Donate

Recommended

[Li Jiaoshou] Why Does Marketing Feel Harder Now?

March 9, 2025

【2016-09-27】【李叫兽】买不起流量,但你做得起创新

March 9, 2025

【2016-12-29】【李叫兽】下一站,让中国营销人更懂消费者

March 9, 2025

历史数据如何扭曲了你的判断

February 16, 2025

[Li Jiaoshou] Why Does Marketing Feel Harder Now?

March 9, 2025

【2016-09-27】【李叫兽】买不起流量,但你做得起创新

March 9, 2025

【2016-12-29】【李叫兽】下一站,让中国营销人更懂消费者

March 9, 2025

历史数据如何扭曲了你的判断

February 16, 2025
Join Me Now

We bring you the best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 that perfect for news, magazine, personal blog, etc. Visit our landing page to see all features & demos.

Read more »

Recent Posts

  • [Li Jiaoshou] Why Does Marketing Feel Harder Now?
  • 【2016-09-27】【李叫兽】买不起流量,但你做得起创新
  • 【2016-12-29】【李叫兽】下一站,让中国营销人更懂消费者

Categories

  • AI TOOLS
  • Architecture
  • Digital
  • Event
  • Graphic Design
  • Inspiration
  • Photography
  • Resources
  • Tech
  • Uncategorized

© 2025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Landing Page
  • Buy JNews
  • Support Forum
  • Pre-sale Question
  • Contact Us

© 2025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