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当你梦想去改变一个行业
【Re-think】 改变“当一个声誉卓著的团队试图改造一个糟糕得出名的行业时,最后屹立不倒的总是那个行业的糟糕名声。”巴菲特 在你满怀梦想,召集团队,利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等经验,想要去改造一个行业或市场之前,我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它如此之简单,以至于只有一个概念;又如此之困难,以至于大部分人甚至包括我,这篇文章的作者自己,都一次又一次在这个概念上犯错。 一 如果你有幸跟我一样,看过很多商业计划书、市场方案或者野心勃勃的战略转型计划,一定会对下面的这个描述很有熟悉感: A国的某CEO: “我们国家的家具市场每年有上千亿,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知名的家具品牌多达2500多个家具制造商在相互竞争,陷入价格混战。他们大多数规模很小,很多采取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管理,整个市场上连一个真正的知名品牌都没有。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商机,我们团队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品牌运作能力,如果降维打击,进入这个过去几十年都没怎么改变的市场,提供真正的好家具并且建立知名品牌,肯定能大干一番!” 听完这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计划,我想很多人会激动不已一个金光闪闪的团队跑到一个充满痛点、亟待改变的行业面前,势必会撰写一段创业传奇。 但最终这家公司却无可挽回地失败了: 新增的家具业务后来成为了母公司的沉重包袱,在挣扎多年、饱尝失败痛苦后,他们才终于将家具业务剥离出去。不仅未能改变这个糟糕的行业,反而拖累了原本顺风顺水的公司,足足亏损了6.5亿美元。 这个公司就是美国的马斯科公司,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PS.那时候《三体》还没出版,所以估计当时的商业计划书中大概是没有“降维打击”这种说法。) 二 为什么有时候这种改变世界的梦想会失败即使能力足够,资源足够,也有充分的行业痛点? 一直以来,我们总会有去改变一件事的冲动,比如看到行业中缺乏知名品牌,想要创建品牌;看到行业中欺诈消费者的现象比比皆是,想要做首个诚信的、质量稳定的产品;看到行业中缺乏一个高效的信息对接平台,想要做这样一件事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正是这种“冲动”,诞生了无数伟大的企业家。也正是这种“冲动”,让无数人前赴后继,怀揣抱负加入这个阵营。 但这篇文章要说的是:为什么有些“让行业更美好”、“让市场更美好”的变革,即使投入巨大资源,仍然难以成功,像上面的案例一样,变成白白的努力? 埃隆马斯克曾说自己分析问题都要用“第一性原理”(Frist Principle),即用最本源的原则去剖析现象。...
Read more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