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双十一:哪些价格策略让你欲罢不能
双十一无数电商开始大战,纷纷祭出“5折”大旗,各“剁手党”也摩拳擦掌,准备秒杀。 然而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真便宜,而是让你觉得便宜,因为电商的心理学真是学的越来越好了! 那么电商有哪些价格策略让你感到便宜,难以自拔呢? 1,锚定效应 为什么商家经常会定一个很高的初始价格,再打折促销? 这是因为锚定效应的存在人对某件事的判断会受到前一个事物的影响。 比如心理学家做过实验: 让消费者先写出自己的出生年份,再对某个廉价产品估价,消费者普遍给产品估出了更高的价格: 这是因为之前写的出生年(比如1991)影响了消费者后续对价格的判断,即使他们都否认自己受到了出生年的影响。 再比如我自己做过的一个实验,问A组消费者:你觉得这盒感冒药多少钱?他们大部分估价30元左右。 问B组消费者,你觉得这盒感冒药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1000元?即时他们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感冒药不可能有1000元,但是他们仍然估出了不合理的高价格200元。 在这个实验中,B组消费者受到了“1000”元这个锚定的影响,即时他们不承认这一点。 同样,你可以不承认或者没有意识到电商频繁的“促销折扣”给你带来的“锚定”,但是它其实一直影响着你。 2,相对差异 为什么有些中低端品牌的服装商会在其天猫店内放一些永远也卖不出去的高价货? 这是因为人们更多地考虑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在那些昂贵而且没有更好看的鞋子面前,其他的鞋子显得价格更低,更可以接受了。 人天生就更加在意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你在一家所有同事都月薪7000的公司里可能感觉不错,但是如果在一家公司,你月薪8000而其他所有人9000,你可能就不会这么开心了即使你赚了更多钱。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甲显著比乙好,那么我们就会毫不犹豫买甲,而不去判断甲是不是所有选择中最好的。对他们来说,“甲比乙好”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大卖点,是一个超脱理性的存在。 比如美国的Williams-Sonoma厨具店销售价格279美元的烤面包机,然后在他们增加一个429美元的烤面包机之后,发现原来279美元的烤面包机销量增加了一倍消费者觉得,比起那个好不了多少的429元烤面包机,279元的那个显得太超值了! 如果你打开一个心仪的网店,发现某些产品明明款式质量都差不多,却被定了一个显著的高价,你就要小心了你会无意识觉得其他折扣产品更加实惠。...
Read more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