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nadmin

jmnadmin

【李叫兽】为什么好产品推不出去:唤醒初级大脑

销售经理最经常抱怨的一句话就是: 为什么客户一开始这么喜欢我们的产品,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却又不用了? 的确,很多明显是可以给客户带来利益的产品,客户一开始见到了也满眼兴奋,觉得这个产品、服务特别好,但是用了几天后最终却往往放弃了使用。 明明是创新的好产品,怎么推广起来这么费力! 比如,在一次培训会上,我曾遇到一个人提问: “我是做货车物流对接平台的,可以帮车主找货物、帮货物找车主,大大地便利了车主和货主。实际上,他们一开始听到这样的平台之后都非常兴奋,答应立刻就要使用。但是用了没多久,大部分人却放弃了对这个平台的使用,即使他们仍然平台觉得很好。” 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是:继续大力推广,继续说明产品的优点,继续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产品”。 但是实际上这样做效果甚微。 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产品不够好(“除此听到后很兴奋”),之所以放弃使用更多是非产品利益的原因比如习惯了过去的方式、觉得改变太麻烦;比如不想额外给自己增加工作量来适应新产品;比如为了应对突然出现的急事而重新走回了老路等等。 在这个问题中,你想让对方产生某种改变(比如开始使用互联网平台调度货车),而这种改变也是对对方有利的,但是他就是难以改变。 这多么像人对赖床的态度大部分人都承认赖床是不好的,但他们即使不断告诫自己要早起,仍然改不了赖床。 在这种情况下,你无法通过“重申早起很重要”和“早起对你很好”来改变这一现状。就像你无法通过“重申货车平台很好”来让那些人重新开始用货车一样。 因为这些解决方案都是在妄图唤醒人的“理智大脑”,它们假设人是理智的,只要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会做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期。 但是实际上,真正驱动人行为的,除了高级的“理智大脑”外,还有“初级大脑”。 初级大脑包含边缘系统、爬行脑等各种人类进化初期的大脑分区,它们不具备思考和长远规划的能力,更加倾向于人的本能欲望它充满短见、服从于习惯、害怕困难、担心威胁而且还非常懒惰。 (注:为了适应微信读者理解,我对原始概念进行了简化,实际上大脑分区和分工比这个复杂得多。) 所以,除了唤醒理智大脑,你更要唤醒顾客的“初级大脑”! 真正有效的治疗赖床方法,不光包含“强调早起很重要”这种唤醒理智大脑的方法,更是包含“关不掉的闹钟”、“记录每天起床时间”、“跟别人比赛起床”、“赖床惩罚”等唤醒初级大脑的方法。 而真正的有效的推广货车平台的方法,也不应该只包含“说明咱们平台就是好”这种唤醒理智大脑的方法,更是要包含“提供短期激励”、“塑造竞争感”等唤醒初级大脑的方法。 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的很多推广问题(用户觉得好,但是最终没有用),都是因为我们只唤醒了“理智大脑”,没有唤醒“初级大脑”。...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别跟我谈文案本身,谢谢

如果你去医院,不知道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病人。 张大夫正在医院坐诊,今天已经陆陆续续看了几个人。 正好伸一伸懒腰,这个时候推门进来一个人。 还没坐下,就跟张大夫说: “快把药给我,我等下有急事要走。” “可是我还不知道你有什么病啊?需要检查下你身体的异常情况,然后确定到底有什么病,再根据你过去的用药历史和身体情况,综合给你开展治疗方法啊。”张大夫有点错愕地说。 “这个……太麻烦了,你能够直接把药给我吗?你这么多年大夫,开个药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想如果你不太可能遇到这样做的病人。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对就医来说,最后的开药只不过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相比之下,排除、检查、诊断和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构思诊疗方案才是最困难的。 在医生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它的不合理已经非常显然了。但是在文案界,同样的情况却每天都在发生。 作为一个略懂点互联网产品文案的人,李叫兽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叫兽,能帮我们的母婴用品想一句文案吗?” 提问者拿起话筒,希望像我这样的人能够5秒内想出一个绝佳的文案。 “帮你想文案可以,可是你得告诉我你的战略啊?我得你知道用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竞争、吸引客户。为了施行这样的策略,你需要让在你的消费者心智中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如果没有的话,我需要很长时间来帮你做这些才行。” “这个……我没有怎么想过这些,你能够直接想一句文案吗?” 这怎么可能呢? 文案必须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感受,而我不知道你想引起他们的什么感受,不知道你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在哪,更不知道你想用什么样的战略去应对竞争。 后来,我在跟这个提问者的多次沟通中,逐渐理解了他公司的情况。 他们母婴产品的优势是更加安全和放心,劣势是品牌小(属于小众品牌,很少有人去买),而且价格昂贵。 既然这样,他们的战略可能应该是:想办法让消费者更加在意安全性,而不是更加看重大众品牌和价格。...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场景营销:互联网化不是搞个APP

今天咱们谈谈:传统企业如何互联网+ 几乎所有的传统企业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威胁,纷纷投入资金要进行互联网网化,这样的企业就连我都遇到不少。 “李叫兽,我是做餐饮的,现在准备进军互联网搞一个APP,快告诉我怎么做?” 可是,谁说“互联网+”就是搞APP? 其实不搞APP,也可以互联网化,方法很简单像设计APP一样,把你的店面看成一个“场景”,用设计APP的思路,去设计你的店面。 当你在设计APP的时候,你真正设计的并不是代码和UI,而是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包含内容、社交、游戏、用户分享等行为。 同样,当你在设计店面的时候,你设计的并不是装修和桌子,而是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同样应该包含内容、社交、游戏、分享等行为。 “不是要跟风做APP,而是要用APP思维重新设计的你的场景。”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去一家新派粤菜餐厅吃饭。 在等菜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个餐厅简直是浪费了人流量。 餐厅好不容易把我们这些顾客吸引过来,结果简单吃顿饭就走了,岂不是浪费人流量?浪费客户? 如果像设计一个APP一样,用互联网思维重新设计这个餐厅,给它加上内容、游戏、社交、跨界合作等,会怎么样呢? 首先,饭菜不应该只是饭菜,还应该加入内容。 比如这道避风塘炒蟹,有什么故事、用什么原料,何不扫描二维码看一看? 担心顾客等待的时候无聊,可以在后厨放几个智能摄像机,设置成直播模式,让顾客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师傅正在炒什么菜。 餐厅也不再是餐厅,而是互动。 上菜的碟子上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知道是哪个大厨做的。一眼看到TA的故事、照片,顺便加一下TA微信,没准能勾搭一下,约TA周末来家里做一顿私房菜呢。 这样厨师估计也更有动力做出好菜,毕竟不能让别人指着名字批评吧? 一个人来吃饭?没关系。...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创业如何回答:如果腾讯做了你怎么办?

前段时间,突然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不禁感叹:现在的“民科”真是牛逼! 他们不光进入自然科学领域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造永动机,还跑来了商业领域去颠覆微信。 所有人都知道:他很可能无法颠覆微信,即使他招来了程序员并且拉到了风投。因为如果他的想法仅仅是基于别人体验的漏洞,那么不论他使用什么策略,腾讯都可以比他更低成本地跟进它的策略。 所以,在创业中,我们最害怕被提问的问题就是: 如果腾讯做了这个,你会怎么办?如果XX做了,你会怎么办? 好像,这样的问题是无法得到回答的,因为大公司总是有各种力量来打败你,总是有更多的资源来仿照你。 但是这样无法解释为什么不论有多少大公司围追堵截,仍然有创业的成功者,仍然有人在资源不足、人手不够、势力不大的情况下开启伟大的事业。 今天我们就讲讲如何创造竞争壁垒,让别人几乎没有办法模仿你。 创造竞争壁垒的关键就在于: 让你的竞争对手不想、无法、难以跟进你的策略。 1选择对竞争对手吸引力不强的领域 如果你的选择对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诱惑很大,你显然难以得到成功。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微信本身就专注于改进自己的产品,而如果你真的提出了对微信的改良策略,那么微信就会立马模仿你:你的改进策略对它的吸引力太大了。 所以你首先应该研究并不是:行业第一正在做什么。 而应该研究:行业第一不想做什么,行业第一不重视什么。 美图秀秀如何在图像处理行业颠覆Photoshop呢? 首先先看Photoshop重视什么:Photoshop重视自己极致的图像处理能力,其图像处理能力几十年来一直是行业标杆,通过售卖软件授权来获取利润。 那么PS不重视什么呢? 既然它重视的是质量和价格,那么相对不重视的自然是“为易用性牺牲功能”和“不想付费的用户”。...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如何识别人群中的理智人

前言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那些看似有道理,但是却蛊惑人心的思维越来越多。如何分辨这些信息并且做出决策?独立思考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期“李叫兽”就讲讲如何独立思考,变成一个“理智人”。 你听说有人传碘盐防辐射,就赶紧去抢购碘盐。 你遵守某个习俗,因为过去几百年都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你听说有人传优衣库自拍事件是自导自演,你就觉得的确那么回事。 你听说何老师被韩国人气哭了,为了爱国梦就转了。 我们称这种人为A型人。 然后,有人站出来质疑其中证据的时候。 A型人就会说: “你也太理性了吧?我与你不同,我比较感性。” 或者直接说: “你可能有点小聪明,但是情商不够。” 与A型人对立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智人”。 理智不是高智商。 我们认为理智是高智商的象征,但是研究发现,理智和智力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内省和适时校准证据的能力”。 理智不是情感缺乏。 理智对立面是盲从、盲目、缺乏独立思考,而不是冷酷无情。我见过独立思考同时爱他的妻子和父母的人;也见过盲目盲从同时冷酷无情反社会的人。事实上,没有人通过放弃思考而获得“感情”,所以理智并不意味着情感缺乏。 那么什么是理智人? 简单来说,理智能力就是你违背天生直觉,转而相信证据判断的能力。 比如几百年前,人类第一次违背直觉,开始相信“地球围着太阳转”。 为什么理智人这么少?那是因为克服人天生的直觉非常困难。...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招人:一个不做PPT的咨询公司,招募互联网营销人

【李叫兽团队首次公开招募成员】 我知道,很多咨询或者广告公司的PPT做的很高大上。 可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个不做PPT的互联网营销咨询公司,只帮客户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大量的时间做一堆提案、条形图和会议文件。 我是谁 我是李叫兽,微信主页“李叫兽”的唯一作者,多家互联网公司的营销策略顾问。 我想你可能看过这些互联网分析文章: 《月薪3000与月薪30000写文案的区别》 《你为什么会写自嗨型文案》(X型文案与Y型文案) 《别跟我谈文案本身,谢谢》(小孩子才说文案,大人只谈策略) 《互联网化不是搞个APP》 从去年7月开始,我每周固定拿出一天时间运营公众号,分享自己互联网营销的方法和商业思维,一年过去,公众号已经有12万粉丝,最高单篇文章阅读量超百万。 我在做什么 我在帮一些有趣的公司做互联网营销,为它们(比如做的比较久的奇虎360)的互联网营销提供营销策略、撰写文案等。 我一直相信: 只要你专注地提升自己,并且为合作者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找到你。 事实也是这样。 随着项目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公司来找我做互联网营销项目,光是6月一个月,我就收到了超过100家公司的邮件申请: 比如静心口服液,在战略上由“更年期治疗”重新定位为“更年期调养”,需要我帮忙设计互联网营销方案让更多年轻人买给自己妈妈,作为每天都可以喝的本草保健品(而不是药品)。 再比如美丽说的HIGO,为时尚女性提供海外直邮的正品货(衣物、美食)等,需要帮忙设计营销策略、互联网文案等。 还有海南马自达的广告、宾利汽车的文案……...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做广告,你还在痴迷搞创意?

本期主题:通过一个案例,探讨 “为什么经常花了大量的钱做了创意,却几乎没有效果。” “广告设计什么最重要?” 当你看到上面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个词汇是什么? 我想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想到的第一个词汇当然是:创意! 的确, 广告的大奖叫做“XX创意大奖” 广告的高级从业人员叫做“创意总监” 甚至广告的很多教材书籍也叫做“XX创意精选” 做出一个优秀的创意作品,简直是各种广告人的无上荣耀。 比如这些戒烟公益广告,有很多是获奖作品,被称为优秀的广告: 冒出来的烟变成了一个死神,多么有创意! 把一个人的肺部和点燃的烟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多么有创意! 香烟其实是一种负面诱惑,为了让你上钩的,也很有创意! 点燃的烟会变成绳索绑住你,会变成刀子割向你! 这些:每个广告都是脑洞大开,让人不得不赞叹广告人的创意能力。 感觉它们如果获得戛纳创意大奖简直是当之无愧。 这个时候,我突然产生了疑问:这些优秀的广告人在设计这些让人惊叹的广告时,在研究些什么呢?他们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很明显,他们在研究“创意学”: 如何让我的广告更有创意、如何更有趣、如何更加显得我才华横溢...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案例】从0开始,如何写一套Y型文案

之前写过“X型文案和Y型文案”有些读者问:李叫兽经常教我们怎么写Y型文案(而不是自嗨文案),能不能具体讲讲你是怎么写的?那么今天就讲讲我是如何拿到一个项目,从0开始写一个Y型文案。 首先,有请客户主人公万格格,花色优品CEO&主创设计师。 原来,他们新推出了这样一款产品: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叫做产品文案。 在我的理解中,用户淘宝详情页的产品文案是介乎于“产品说明书”和“广告文案”之间的一种表达: 它比说明书更生动,比广告更客观。 原来,现在我们要设计的是这样一个东西。 好的,开干! 既然要设计策略性的Y型文案,不妨直接走一个策略分析的流程: 1,寻找关键挑战 2,利用优势来制定战略,克服挑战 3,设计连贯的战术行动来执行你的战略 1寻找关键挑战 文案不是创意、也不是文字,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首先我们得了解产品面临的问题。 现在这个产品面临的关键挑战是什么? 如果你在淘宝一搜(U型枕),就会发现这个页面: 然后进一步调查,就会发现这个尴尬的现实: 1,消费者面临无数选择,并不知道到底买哪个,同类竞争激烈; 2,大部分U型枕平均50元左右,而睡小宝149元,定价并没有优势; 3,消费者已经对U型枕建立了固定印象,很难扭转;...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方法】一张图教你发现用户的痛点

“要找到用户的痛点!” 无数营销人产品人每天都在问这个问题。 今天,李叫兽就用一张图,讲一下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找到用户的痛点。 首先,我们先定义下什么是“痛点”。 毕竟,克劳塞维茨说过: 本文讲的“痛点”,就是指让目标用户付出某种行动的最大阻碍。 比如在美图秀秀之前,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比如PS)都专注于提高处理图像的性能,这个时候,让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并不是图像处理的性能对大多数人来说,PS的性能已经足够好。 这时,让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最大的阻碍可能是易用性,因此“易用性”可能就是痛点,而抓住这一痛点,专注于提高易用性的美图秀秀就取得了初期成功。 好了,那么如何像当初的美图秀秀一样发现用户的痛点呢? 其实,只要你具备了基础信息,画一张图就够了。 首先,画一个横向的箭头,把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全过程: 上面应该是一个正常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全部过程:先下载,然后学会怎么用,然后使用它做图片。 然后,你需要找出在每个阶段,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一般来说,可能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有: 性能/效用:这东西能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形象:是不是符合我个人形象的? 可靠:是否存在风险?是否用起来不稳定? 容易:做出该行为是否很容易、不需要思考? 价格:做出该行为花钱多不多?...

Read moreDetails

【李叫兽】如何让文案说人话?

“时光荏苒,而你是否还有一颗追逐梦想之心?XX产品,让你享受每一天的美好,带给你每一天的温馨陪伴!” 当面对这些文案时,一些领导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 “尼玛,文案你能不能给我说点人话!” 的确,以“正常人”的标准来看,这种文案没有说人话,毕竟很少有正常人这样说话: 因此,李叫兽这期就讲讲怎么让文案说人话。 有人说:让文案说人话,其实就是把华丽费解的文案变得平白朴实。 “智领人先,创意永恒”就直接变成“这个产品有创意。” “最极致的舒适,颠覆体验”就直接变成“这个产品很舒服。” 可是,这也太无聊了吧?(虽然这的确是人话) 那怎么办? 既然是“让文案说人话”,我们先看看人是怎么说话的 想象一下周围朋友中,最有意思,最鲜活的女性,当她们谈论香水的时候,不会直接说: “我买了一瓶香水” “这是一瓶香水” “女生需要香水” 而是使用了各种技巧来提高说话的内容价值,引起别人的兴趣,比如: “我从来不买香水的,但是昨天买了第一瓶香水……”(制造反差) “我爱死香水了,要是把我孤岛上饿3天,我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喷香水!”(极端情景) “我特别讨厌那些只会花钱买大牌香水,却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人!”(表达情绪) 真正有趣的“人话”,往往不是中立的简单描述,而是态度鲜明地支持或反对、引发好奇、提供有价值信息。...

Read moreDetails
Page 7 of 17 1 6 7 8 17

Donation

Buy author a coffee

Recommended